易导致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

| 热点推荐 |

【www.zkjzs888.com--热点推荐】

    规模养鹅过程中,0~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,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所造成的死亡较多,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。容易导致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有哪些?

    一、温湿度

    鹅是恒温动物,而0~7日龄尤其是3日龄的雏鹅因低温造成的伤亡最多。雏鹅在26℃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会相互拥挤扎堆,扎入堆里面的雏鹅出汗窒息死亡,如果人工拨散挤堆的雏鹅,出汗雏鹅在低温环境中又会很快着凉感冒,并且人走后又扎堆,反复多次后,不仅感冒更多,而且多次出汗后引起叨毛形成僵鹅。若不及时调整室温,就会引起死亡和造成大批弱雏,给整个养鹅工作带来重大损失。
 

    雏鹅在高温(30℃以上)高湿或低温(24℃以下)高湿的环境中,精神萎顿,食欲减退,不想活动,呼吸困难,拉稀,绒毛松乱,突出表现是叨毛,严重时整个头颈、背部的绒毛全部被叨光,外观好像人工用热水烫光拔净一样。严重导致生活力、抗病力减弱,容易发病死亡,不死者也是僵鹅,失去饲养价值。在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(即等热区内),相对湿度应在55%~70%,适于鹅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。

    二、有害气体

    鹅的呼吸系统结构特殊,对氧气的需要量很大,雏鹅对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、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十分敏感,如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.51毫克/立方米、氨超过21毫克/立方米、硫化氢超过0.46毫克/立方米,雏鹅就会肺部充血、潮红,呼吸加快,口腔黏液增多,精神萎顿,食欲减退,羽毛松乱无光泽;若有害气体的含量继续蓄积,则出现肺部水肿,眼角膜浑浊,眼脸水肿,流鼻涕,进而呼吸困难,食欲废绝,呆立,昏睡,出现动作失调等精神症状,最后仰头、抽风、两肢麻痹、瘫痪死亡。如不及时采取通风换气措施,就会引起大批死亡。

    室温较高,封闭过严,通风不良,雏鹅饲养密度过大,长时间(夜间)无人检查等原因都会造成二氧化碳含量过高。而引起氨气和硫化氢含量超标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育雏室潮湿、通风不良,潮湿污秽的垫料和粪便等有机物不及时清除、长时间堆积。

    三、鼠害

    鼠害对3周龄以下雏鹅伤害很大,不仅直接咬死、咬伤和吓死雏鹅,还会传染疾病,危害其他畜禽,必须严加防范。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zkjzs888.com/content/103843/